《西小河的夏天》:誠意之作是怎麼打磨出來的?
《西小河的夏天》在技法上一點不覺生澀,攝影、剪輯、音樂,再到故事節奏的把握上,都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新導演的作品。
新浪娛樂訊 在剛剛閉幕的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,由新人導演周全執導,張傢振、廖慶松監制的《西小河的夏天》斬獲KNN觀眾選擇獎,成為今年釜山唯一一部獲獎的華語片。
張頌文、譚卓、周全、桃園靜電機出租張傢振
在奔赴釜山前,我有幸在國內看瞭全片,當時印象最深的是,作為一個新導演的長片處女作,《西小河的夏天》在技法上一點不覺生澀,攝影、剪輯、音樂,再到故事節奏的把握上,都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新導演的作品。尤其是片名出現前的一段引子,導演非常嫻熟、經濟地帶出主題、人物,不到幾分鐘就把整個故事的基調定瞭下來,在國產片中屬少有。
周全
所以,在釜山時,當見到導演,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,“這真的是你第一部作品嗎?”85後的周全之前在澳大利亞讀電影,隨後到美國AFI讀的電影研究生,兩年期間隻拍過四部短片。是的,《西小河的夏天》的確是他第一部長片。
周全、張傢振
之所以有這個疑問,其實還有一層原因。本片的監制是叱吒香港影壇的張傢振先生和廖慶松先生,兩位主演也是圈內公認的演技派,張頌文和譚卓。一個新導演,能夠找到這麼強大的主創陣容,也讓人不由得好奇,周全這位新導演身上到底有哪些特質是他們所贊許的?以及更重要的,他們又是如何組團精工細磨出瞭《西小河的夏天》這樣一部誠意之作?
導演周全:故事是虛構的,情感是真實的
從類型片的角度,《西小河的夏天》是一部典型的成長片,主角是一個小男孩,鄰居老爺爺是“祖父”的角色,加上嚴厲的父親,剛好拼成一個祖孫三代的傢庭戲樣板,以孩子的視角還原一個傢庭、一個時代、一個社會。
“傢庭一直是我很有興趣想去探索的一個題目,”周全告訴新浪娛樂,“我16歲、17歲離開中國去國外念書,在國外待瞭差不多十年時間。十年中,我每次回去都會變一點,很多小時候的東西就漸漸的沒有瞭、消失瞭,我希望以某一種我能做的方式把它呈現或者保留下來。”
故事發生在紹興老臺門裡,它有點類似於北京的大雜院,幾個傢庭住在一起,院子就是公共場所,是紹興當地比較傳統的民居方式,現在留存的完整的已經不多。這是周全對於傢鄉的記憶,所以,當他在13年從AFI畢業後,就已經開始盤算做一個關於老臺門的故事。
老臺門,98年世界杯,舞廳,這些都是最初的情節點。起初,他是自己在想故事,和張傢振因為早就認識,他也很早就加入進來,包括校友劉宛玲,她是制片,基本的故事框架確立後,來自臺灣的編劇黃怡玫加入進來,把之前的故事擴展開來,豐富人物關系,寫人物小傳。
張頌文
讓人驚奇的是,一個臺灣的編劇如何能洞悉內地,尤其是老臺門中的生活狀態,且寫得如此栩栩如生?在片中扮演爸爸的張頌文一開始也有台北靜電油煙機租賃這個疑問,“臺灣也有很多客傢文化,江浙人,老臺門這些,亞洲人的生活狀態都是共通的。”另外就是周全瞭,他是當地人,很多時候都是在拍攝自己記憶中的狀態,所以給人的印象特別真切。
電影設定在98年的夏天,大到舞廳、學校,小到人物裝束的細節,寬頭皮鞋、腰帶,以及那個時候小知識分子喜歡穿得玻璃絲襪,都氤氳著那個時代的氣息。周全把記憶裡的傢鄉搬到瞭熒幕上,這些也都是他記憶裡很深重的東西,一點也不能馬虎。
但是,實操起來卻卻並不容易。就好比電影的主景地——老臺門,院子裡和院子外,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場地拼接的,還有學校,河邊。“我們當時在找景的時候,已經找不到特別完整的景瞭,”周全說得時候不無可惜,“整個城市化的發展,讓整個中國很多的東西都變得不是那麼協調,有的地方可能城市發展特別快,所以在選景上面難度很大。”
周全
從某種意義上,《西小河的夏天》是導演周全的記憶,觀眾也很自然地將導演代入進去,他就是故事中那個五年級的孩子,癡迷足球,和鄰居的爺爺交好,這些情節點也的確真實發生在周全身上,但是,它又不是嚴格根據真實經歷改編的,所以又不能稱之為自傳。
“電影的故事情節都是我們編劇設計的嘛,所以說,情節都是虛構的,”周全坦白,“但是我在想這個故事,包括在拍這個故事的時候,這些人物的情感,或者這個故事想要傳達的情感是真實的,它有一部分來源於我小時候的體驗或者說記憶。情節是虛構的,但是情感是真實的。”
張傢靜電機租賃振
監制張傢振:能夠和周全合作,是我的榮幸!
《西小河的夏天》之所以能夠出來,監制張傢振功不可沒。事實上,早在《西小河》之前,張傢振和周全就認識瞭,兩人也成瞭忘年好友。
二人結緣也是非常的“迷影”。張傢振在上海看瞭周全的一個短片,和現在《西小河》給人的感覺一樣,他當時覺得那個短片特別不像一個年輕導演拍的,“非常成熟,非常有才華”,於是,在演員介紹下,認識瞭周全,兩人自此也成為好朋友,一直在期待著合作。
2013年,周全畢業,開始籌劃長片作品,兩人合作的機會終於到來。而最終選定傢鄉這個題材,也是冥冥中早有定數。和周全一樣,張傢振也是浙江人,雖然從小離鄉,他到現在都記得小時候陪媽媽去看越劇,江南水鄉的質感和調性。
所以,在故事最開始,張傢振就加入進去,周全會把想法告訴他,他們會互相討論是否可行。電影最初隻有英文片名,“End of Summer”,這個英文片名就是張傢振的貢獻。“小津安二郎有一部電影叫《小早川傢之秋》,它的英文片名是The End of Summer,我和Terrence(張傢振)都很喜歡,也算是一種致敬吧,”周全告訴我們。
叱吒影壇這麼多年,張傢振一直不吝於扶持新導演,從最初的徐克,到現在,每年仍會監制很多新人作品。談到這次和周全的合作,他的回答依舊非常謙虛,“他說要和我合作的時候,我真的非常榮幸,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。”也可能是出於對故土的眷戀,這部電影對於周全,對於張傢振都有著不同以往的親密的感覺。張傢振告訴我們,在2014年選好景後,他還專門過去看瞭一遍。
回想起英文片名“end of summer”,不覺讓人明白這其中交織的一絲惆悵到底為何。所謂“終結”可能不僅僅是對於片中每個人物,對於創作者而言,也是一種難得的回首。片中98年世界杯,舞廳,還有剛才說到的極具地方特色的老臺門,都能勾連出時代巨變的圖卷,一個時代的逝去,這種淡淡的懷舊氣息也是導演和張傢振想要表達的。
張頌文、譚卓
演員張頌文、譚卓:沒有不好的演員,隻有不好的導演
張頌文和譚卓在片中扮演夫妻,除瞭他們,片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,臺灣戲骨顧寶明扮演的鄰居爺爺,同樣非常出彩。一部新導演的處女作,能夠集齊這三位演員,讓人不禁好奇導演是怎麼說服他們的。
張頌文回憶說,當時接到導演的電話,說是要到酒店去見他。周全不知道的是,張頌文當時心裡已經基本答應,“演員都習慣去見導演,被挑選,周全是反過來的,我當時就想,如果不出意外,就是他瞭。”果不其然,見面後,張頌文問瞭角色的情況,一個“南方男人”,轉而就爽快答應瞭。
張頌文、譚卓、周全、張傢振
但真正被導演說服是進組第二天,張頌文分享瞭這樣一個細節,“有一場戲,劇本裡寫我去買瞭兩樣東西,雪花膏和雞蛋,回到傢以後,譚卓在廚房裡做飯,我把雞蛋放下,然後就出去吃飯,吃飯的時候我就把雪花膏拿出來,說:‘哎,給你買的’。譚卓就,哦,也沒有太多反應,但有一點點美美的感覺。就這樣淡淡的一場戲,周全突然上來跟我說,張老師,你試試這樣演可不可以?你在放下雞蛋的時候不說話,等到她吃飯,她把飯盛上來給你以後,你把雪花膏給她的時候,你就說‘雞蛋放在廚房裡瞭’,就遞雪花膏送給她的時候,但嘴裡卻說‘雞蛋放廚房裡瞭’。”
這樣一個小小的改動讓張頌文特別敬佩,一個年紀這麼輕的導演,對情感的捕捉卻如此細膩。“就在那一場戲的那一刻,我當時就想,這部戲,我把自己交出去給導演,”張頌文告訴新浪娛樂,“我向來都這麼認為,沒有爛演員,我為什麼這麼說?所有演員都是好演員,演員不行,一定跟導演有關系。”
譚卓
同場的譚卓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演技派。起初導演找到她時,給瞭她兩個角色,一個是妻子,一個是年紀更為相符的英文老師。讓周全吃驚的是,她選瞭前者,要扮老出演一個十歲孩子的媽媽。讓周全高興的是,譚卓和張頌文在婁燁的《春風沉醉的夜晚》就有合作,這次能在自己的作品裡重聚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。
可惜的是,最後成片中為瞭結構上的完整,譚卓的戲份被刪減很多,但是留下的每一場戲,都可見演員的用心。她在戲中扮演一個越劇名角,在確定出演後,導演周全還在當地找瞭越劇老師去教譚卓,三周時間隻為瞭大熒幕上一段不到三分鐘的唱段,認真程度連一旁的張頌文都吃驚,“譚卓是那種努力得讓人害怕的演員。”
也正是因為演員的用心,導演、監制及整個主創團隊的付出,才能讓這部小成本的影片看起來誠意十足,這或許也是這部電影被觀眾喜歡的最大原因。(安東/文 王博/攝影 劉嘉奇/攝像)
(責編:YY)
新浪娛樂公眾號
更多娛樂八卦、明星獨傢視頻、音頻,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註(sinaentertainment)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