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中外教育:洋娃娃鄭州入園引起哇聲一片



核心提示:記者走訪發現,相比同齡人,西式教育培養的小姐妹們擁有更為自主的性格和超強的行動能力,引發傢長們對於中外教育方式的熱議。面對中外教育的靜電機出租諸多不同,該如何取舍,如何學習?

對待中外教育方式,傢長應學會取舍

近日,鄭州市經開區聖瑪麗幼兒園內,來瞭一對金發碧眼的澳洲混血小姐妹,五歲的姐姐樂丫和兩歲的妹妹樂娃,白白的皮膚,大大的眼睛,惹來無數憐愛。

大河報記者走訪發現,相比同齡人,西式教育培養的小姐妹們擁有更為自主的性格和超強的行動能力,引發傢長們對於中外教育方式的熱議。

面對中外教育的諸多不同,該如何取舍,如何學習?大河報記者對有關人士進行瞭走訪,為傢長們尋找答案。

故事1澳洲妞妞鄭州入園,萌萌惹人愛

上周四下午,記者來到該幼兒園,姐姐樂丫正在教室裡做手工。在一張彩色的紙上畫眼鏡,再用剪刀把眼鏡剪下來。原來,前一天,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去眼科醫院進行社會實踐,樂丫和小夥伴們做的手工正是模仿檢查眼睛使用的醫用器材。看到別的小朋友剪壞瞭,樂丫趕緊遞上膠棒,用純正的中文說:“用這個粘起來吧。”

幼兒園園長劉女士告訴記者,由於父母工作關系,樂丫和樂娃開始瞭三個月的鄭州生活。剛從澳洲抵鄭時,樂丫的中文還不太流利,語序經常顛倒,現在已經字正腔圓。

采訪時,姥姥來電話,和樂丫商量晚上是否要去親戚傢。劉女士說:“孩子很有自主意識,有自己的思想。尊重孩子,傾聽孩子,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。”

“剛來時很擔心孩子不適應國內的幼兒園,幸虧親戚介紹瞭這所幼兒園。劉園長有留學經歷,融合瞭中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,尊重孩子個性,老師們都真心愛孩子。”樂丫媽媽說,6歲的樂丫很有主見,專註力也很強,在澳洲上幼兒園時經常把沒有吃的午餐帶回傢(記者註:澳洲有些幼兒園需要孩子自帶午餐),老師說她“太忙瞭,常常顧不上吃飯”。

“別看樂娃隻有兩歲兩個多月,運動能力甚至比國內三四歲的孩子都強,幼兒園裡的蕩橋她晃晃悠悠就走過去瞭!”劉女士說,樂娃從會爬開始,媽媽就不限制她,想爬到哪兒、做什麼都可以。這也是中外教育方式差別的體現,國內的孩子更多是在長輩的保護下成長,阻礙瞭孩子自主思考能力和運動能力的發展。

在幼兒園裡,樂丫和樂娃都非常惹人愛。聽說她們簽證到期後要返回澳洲,小夥伴們親手制作小禮物送別好朋友。“回去我會跟大傢視頻的,我爸爸不會說中文,我來給大傢當翻譯!”樂丫說。

故事2 中國媽和英國爸的教育矛盾

和樂丫、樂娃的情況相似,英國男孩佈佈跟著爸媽移民中國,也開始瞭鄭州生活。佈佈的爸爸Chris是英國人,媽媽秦女士是地道的中國人,兩個人經常因為孩子的教育方式爭吵。

對佈佈的教育,爸爸Chris堅持典型的英式教育。“中國學校課程太豐富瞭,孩子在學校學的知識已經夠多瞭,回傢後就應該給他充分的自由時間,讓他做喜歡做的事情。”Chris告訴記者,這有助於培養佈佈的自主探索思維。

秦女士則認為,她並不否定外國教育方式,但既然回到國內,在國內教育背景下,就應該接受國內的教育方式。“國內的孩子都很勤奮,你在原地踏步就是退步!”秦女士準備為佈佈報三個周末興趣班,都被Chris否決瞭。

“你不嘗試,不去學習,怎麼能瞭解這些興趣愛好呢?更別提培養瞭。”秦女士說,隻有嘗試瞭多門課程後,佈佈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。

此外,進校門要戴紅領巾、上課時手要放端正、聽課時不能講話、寫作業要按照格式……這些規矩都讓Chris覺得不可思議。他質疑:“為什麼不同的孩子要變得一模一樣,強制的規定會不會壓制孩子的個性發展?”

對此,秦女士卻覺得丈夫小題大做,“我就是這樣成長的,性格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”。

說法 中外教育各有千秋應取舍而非對錯

對於中外教育方式的探討,早已是傢長們的熱議話題。對此,河南某高校教育學專業劉教授坦言,當下全球化進程加快,西式教育越來越多被中國傢長接觸,有不少傢長選擇全盤接受,導致水土不服;也有傢長全盤否定,認為“崇洋媚外”。

他認為:“中外教育各有千秋,是各國經過不斷探索而確立的教育體制,每種體制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弊端,都處於不斷發展當中。”

劉教授以西方教育舉例說明,在學習方向上,西方基礎教育傾向於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,學什麼想什麼,學生擁有更多主動權;國內基礎教育傾向於為學生制定學習框架,按部就班進行學習。在培養內容上,西方基礎教育註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,課程的階段考核更為多樣化;國內基礎教育註重“基礎教育”,學習基礎知識,打好基本功,課程考核方式往往以書面考核為主。

“管中窺豹,因為社會環境不同,中外教育方式差別非常大。”劉教授說,對待中外教育方式,傢長們更多的應學會取長補短,而不是爭論對錯。

建議 回歸孩子本身,給予尊重和自由靜電油煙機租賃

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宋珂珂表示,在以往心理咨詢案例中,不少兒童的心理問題,比如自卑、孤僻、自閉等,是由傢長的教育方式不當所引發。所以,對於中外教育方式的選擇,關註點不應在哪種方式好,而應該是回歸孩子本身,給孩子更多尊重和自由。

“現代生活節奏快,傢長忙於工作,往往忽略瞭對孩子的關心。”宋珂珂說,當孩子出現問題,傢長就開始後悔,稱以前總認為孩子還小,需要聽從父母安排,所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,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。

“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傢長不應該完全支配他,想當然地為他選擇一條路,安排他的生活。”宋珂珂說,孩子成長過程中,會遇到很多選擇,在一次一次選擇中,他會形成屬於自己的意識和認知。如果傢長總是替他做選擇,結果有兩個,一是孩子缺失自主性,習慣於傢長的安排,從而喪失應有的判斷能力;二是產生逆反心理,專門和父母作對。

她建議,對於孩子的教育,傢長需要站在尊重的立場上,學會和孩子平等對話,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。“有瞭外國教育的方式,傢長們有瞭更多選擇,為何不和孩子一起去挑選呢?聽聽孩子的心聲,也許就是最好的選擇。”

支招 五個度,教你把握好“洋”教育

對待“洋”教育的理念和方式,該如何進行選擇和取舍?劉教授表示,傢長們應根據孩子性格特點和傢庭背景情況進行選擇。為此,他還提供瞭五個標準。

“目前,有一技之長的專業型人才很受歡迎,所以,基礎教育也應該由以往的避短式教育向揚長式教育傾斜,在孩子的長處和愛好上下工夫,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。”劉教授表示,除瞭揚長,還應以孩子的興趣愛好作為出發點,而不是傢長的期待。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他樂於學才能學得好,當孩子在某方面取得成功,帶來的自信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。”

第三,成功和成長的觀念要轉變。“不少傢長往往以孩子成功作為培養目標,其實過程導向的努力往往比結果導向的努力更能帶來收獲。”劉教授說。

第四,傢長應學會關註未來,將關註點放在明天,而非眼下。“某次考試的成績隻能反映一段時間的努力,相比這些,更應該關註孩子未來的走向。”

最後,劉教授表示,孩子成長時,更需要傢長“放手”,而不是“填鴨”。

政策 未來,鄭州娃享受更多國際化教育

其實,不隻是傢庭教育開始接軌國際化,鄭州基礎教育的國際化進程也一直在向前推進。

2016年,鄭州市教育局先後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國際合作中心、加拿大蒙特利爾英語教育局簽訂合作意向書。2016年10月,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與美國聖地亞哥市湖濱區教育局、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簽訂友好合作協議,該區9所小學也分別與國外友好學校簽訂合作協議。

此外,鄭州市還將通過十七大工程助力教育國際化,通過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合作,建設“有未來的教育”,推進“基礎教育國際化工程”。

文件顯示,鄭州鼓勵有條件的縣(市、區)和學校既要研究開發國際理解校本課程,又要引進世界優秀課程,結合實際吸收借鑒,促進中外課程融合。

2017年,將確立一所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示范基地。走出去,開展國際交流;引進來,引入世界優秀課程。開展移動課堂活動,組織學生到美國、澳大利亞中學,觀摩體驗國外教育。繼續開展暑期國際交流活動,使更多的鄭州學生有機會到國外交流學習。

此外,鄭州還將打造具有鄭州特色的國際交流品牌活動,帶動全市各個學校經常性、制度化地開展國際交流和社團活動。

責任編輯:沈文臻



本文來源:國搜河南

責任編輯:沈文臻_yc台中靜電油煙機租賃15

網易刊登此文僅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,絕不代表網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49f8qxm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